修道
更为关键的是这道士经常真心实意, 真情实感的对锦绣说一些类似于“今年是见证历史的一年”,“大人您在带领大家创造历史,您是个内心十分强大且让人佩服之人”的话。
彩虹屁拍的锦绣有时候其实也挺羞愧, 要是表面的客套,商业互吹, 锦绣随便敷衍几句也就过去了,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但对方如此真诚, 锦绣竟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毕竟有时候恶意比善意更让人无所适从。
但手里还拿着人家几天几夜不睡觉做出来的火柴, 锦绣面对小道士殷切的目光, 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硬着头皮道:“最近几天,在衙门上衙前,我一定上山拜访几位老先生。”
小道士欢欢喜喜的带着喜讯走了,留下锦绣看着盒子里的满满一盒加大版的火柴, 还有火柴方子, 也不香了。
毕竟,他并不是真的喜欢和人讲经论道, 每次被道士们追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 也挺痛苦的。
自己撒的谎, 跪着也要圆上。
当他将东西拿给谢六看的时候,谢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锦绣亲自动手给演示了一遍,将足有成人手掌长的火柴梗从盒子里拿出来, 又从旁边的小盒子里拿出一片上面涂满了不知名黑色物体的硬纸板。
火柴红色的一头在硬纸板上轻轻一擦,随着一股说不清的味道, 火柴梗红色的一头瞬间燃烧, 吓了谢六一跳。
作为一个已经连火树银花都见识过的男人, 谢六觉得自己见着什么奇怪的东西都不能大惊小怪,免得失了风度和格调。
因此强行让自己看起来十分淡定。
但一直互相揉搓的双手早就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嘿嘿一笑:“元兄,锦绣,这玩意儿好啊,回头咱们出城烤鱼,拿上这么一盒,还有火折子什么事儿啊!”
这时候人们引火用的大多时火折子,富贵人家后院厨房甚至为了方便,一天一夜火都不会熄灭,有很大原因就是火折子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其实就是将糙纸细细密密的卷成一个小棒放在竹筒里,使用前先将里面卷紧的纸点燃,又不让其充分燃烧,用另一节竹筒盖上,在竹筒上打几个孔保证里面卷纸燃烧的空气。
等用的时候,非常有技巧的对着将灭未灭的火折子一吹,就有火花产生。
这就导致受潮或者时间太久未用里面的火苗燃烧殆尽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格外注意。
但显然谢六只将这东西当成类似于火树银花一样华而不实的新鲜玩意儿,并没有意识到这东西的大用处。
锦绣冷酷的将东西从谢六手里拿过来,转身去后厨找家里的厨子。
说实话,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普通厨子的见识,也比谢六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纨绔公子高,即使这个纨绔公子去年因为督建公厕被整个明安府的人熟识。
果然,厨子只在锦绣演示了一遍后,兴奋的将手在围裙上使劲儿擦了好几遍,才一脸虔诚郑重的双手将盒子从锦绣手里接过去。
像是抱着什么传家宝似的,厨房里其余人想看一眼,都要洗干净手,离的远远地瞧,还不能上手。
当着众人的面将里面粗壮火柴一根又一根,认认真真的数了一遍,一共八十三根,脸色凶狠的告诉厨房里的人:“这里都是有数的,用掉的每一根火柴我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有些人千万别想着浑水摸鱼,打歪主意!”
锦绣淡定的看着一切,什么都没说,即使不久后,这种东西就要以极便宜的价格卖的满大街都是,保证家家户户都能用的起。
但在那一刻真的到来前,谁说什么都没用。
谢六本来还不服气,觉得他在锦绣眼里还不如一个厨子识货,是对他的侮辱,但见了厨子的态度后,什么话都说不出。和锦绣勾肩搭背的走了。
在这方面不识货没关系,只要会抱大腿就行。
谢六笑眯眯道:“锦绣,你是不是想让家里做这门生意?我手头还有点儿零花钱,要不你看,拉兄弟一把?”
锦绣意外的瞧了一眼谢六:“你还知道自己动脑子赚钱呢?”
谢六不满:“这是什么话?”
锦绣:“实话啊,你不都是直接上我爹那里强抢的吗?我还以为你根本不知道钱是一文一文赚回来的呢。”
话虽如此,但这事儿锦绣是不插手的,一来他真的不懂生意上的事,二来朝廷虽然下令,商人之子可以科举当官,但官员本身,默认不经商,也是综合多方面考量的结果。
至少,明面上如此。
锦绣将东西交给元老爷,并告诉对方:“山上的道士们给起了个名儿,就叫火柴。”
元老爷对山上那群整天神神叨叨的道士们能造出火柴十分意外,并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兴趣,经过锦绣一提醒,像是找到了人生的乐趣似的,让人将生产火柴的事儿安排下去后,就兴致高昂的上山去拜访那些高人们了。
锦绣可记得他爹在老家的时候,是个能将高云山上道士和尚请在一起喝茶聊天的狠人,也不知道这么贸贸然上去,会不会被人给不留情面的赶下来。
人走了,还假惺惺的对着夫人感叹了两句:“若是爹和道长们说不到一起去,肯定就没下次了,咱们往后就别在他老家面前提起这件事,免得爹面子上过不去。”
姜良缘简直无语:“如果你不用这么幸灾乐祸的语气说话的话,我差点儿就信了。我看夫君你挺想让爹和道长们对着来的,这是什么恶趣味?”
锦绣笑眯眯道:“你不知道,爹这些年给老家的道观佛寺送不少香油钱,有一年,山顶的无为观内部管理混乱,观主万事不理,坐下的大弟子卷走了爹给捐的五百两香油钱,跟山下的寡妇跑路了。
观里一度因此维持不了日常开销,那观主也是个脸皮厚的,直接上门找爹化缘,一开口就是一千两银子。
打那以后,爹就养成了习惯,凡是山顶的无为观观主上家里做客,爹必请半山腰的万佛寺和尚陪客,知道两家是竞争关系,故意恶心人呢!
爹因着那件事,对道士一点儿好感都没有,也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和人直接打起来?”
姜良缘无奈的叹口气,手底下的算盘珠子拨的噼啪响,随口应付道:“有娘在旁边跟着,打不起来的。再说又不是谁都是当年无为观的那位。”
结果双方不仅没打起来,对方还觉得元老爷心诚,有道缘,要带元老爷一起修道,态度十分之热情,比对待锦绣这个知己更甚三分,几个道士动用三寸不烂之舌,已经将元老爷说的心驰神往,明显动摇了。
锦绣听了不得不怀疑:“他们是不是对所有人都这态度?我只是被他们套路了的一个平平无奇的路人甲而已。”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的了锦绣,毕竟那几人若说是表演的话,能蒙蔽他眼睛的演技,已经出神入化炉火纯青,有这本事,干点儿啥不好,非要骗人修道?
元老爷仿佛找着了人生方向,整日整日往山上跑,说话也开始一套一套的,讲究的跟什么似的,开口养生,闭口修心,不仅锦绣觉得不可思议,就是元夫人也烦的不行,直接将人赶去书房睡了。
不知不觉间,开年上衙已经小半个月,锦绣穿着便衣,乔装打扮后,走在大街小巷体察民情,见到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别人家的悲欢,似乎有一刻与自家不省心的老爷子共通了,难得让锦绣对旁人生出了同理心。
回头想找个人说说这件事,才偶然发现一直无所事事的谢六,已经好几天没见到人影了。
还是姜良缘告诉他:“爹不是让人办了火柴作坊吗?管家开年忙不过来,爹和人修道不管事儿,我这边手头的事情有点多,谢六主动请缨要去帮忙,我就没拦着。
你还别说,谢六差事办的有模有样。
现在走出去,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咱家的火柴,卖的又不贵,一文钱买一盒儿,能用不少时间,比火折子方便许多,很受百姓的青睐。”
锦绣笑问:“谢六这般积极,一定投了不少银子在里面吧?那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除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忽悠住对方。”
姜良缘也没瞒着:“是啊,火柴作坊那边,按照爹的意思,收益给山上的道长们一份儿,毕竟东西是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爹现在跟着人家修道,手头上就不能小气了。
给谢六一份儿,毕竟他现在帮咱们家处理生意上的事,应付人情往来,出了不少钱财和力气,也很辛苦。
剩下的才是咱们家的。”
锦绣点头表示知道了,转而又提起另一件事:“这几天明安府来了不少外地商人,都是打着果酒和丝绸的主意,丝绸毕竟起步晚,且不易得,周期长,但果酒则不同,来这么多人,到处跑市场效率低还可能遇到骗子。
我准备将所有成规模的果酒卖家全部聚集到综合市场那边,专门给劈出来一块儿地,外地商人来了也不用到处没头苍蝇似的跑,直接将人领到那里,想要的那里都有,说不定还能带动一下市场上其他东西的销售呢。
我这只是一个初步设想,缘儿你觉得如何?”
彩虹屁拍的锦绣有时候其实也挺羞愧, 要是表面的客套,商业互吹, 锦绣随便敷衍几句也就过去了,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但对方如此真诚, 锦绣竟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毕竟有时候恶意比善意更让人无所适从。
但手里还拿着人家几天几夜不睡觉做出来的火柴, 锦绣面对小道士殷切的目光, 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硬着头皮道:“最近几天,在衙门上衙前,我一定上山拜访几位老先生。”
小道士欢欢喜喜的带着喜讯走了,留下锦绣看着盒子里的满满一盒加大版的火柴, 还有火柴方子, 也不香了。
毕竟,他并不是真的喜欢和人讲经论道, 每次被道士们追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 也挺痛苦的。
自己撒的谎, 跪着也要圆上。
当他将东西拿给谢六看的时候,谢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锦绣亲自动手给演示了一遍,将足有成人手掌长的火柴梗从盒子里拿出来, 又从旁边的小盒子里拿出一片上面涂满了不知名黑色物体的硬纸板。
火柴红色的一头在硬纸板上轻轻一擦,随着一股说不清的味道, 火柴梗红色的一头瞬间燃烧, 吓了谢六一跳。
作为一个已经连火树银花都见识过的男人, 谢六觉得自己见着什么奇怪的东西都不能大惊小怪,免得失了风度和格调。
因此强行让自己看起来十分淡定。
但一直互相揉搓的双手早就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嘿嘿一笑:“元兄,锦绣,这玩意儿好啊,回头咱们出城烤鱼,拿上这么一盒,还有火折子什么事儿啊!”
这时候人们引火用的大多时火折子,富贵人家后院厨房甚至为了方便,一天一夜火都不会熄灭,有很大原因就是火折子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其实就是将糙纸细细密密的卷成一个小棒放在竹筒里,使用前先将里面卷紧的纸点燃,又不让其充分燃烧,用另一节竹筒盖上,在竹筒上打几个孔保证里面卷纸燃烧的空气。
等用的时候,非常有技巧的对着将灭未灭的火折子一吹,就有火花产生。
这就导致受潮或者时间太久未用里面的火苗燃烧殆尽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格外注意。
但显然谢六只将这东西当成类似于火树银花一样华而不实的新鲜玩意儿,并没有意识到这东西的大用处。
锦绣冷酷的将东西从谢六手里拿过来,转身去后厨找家里的厨子。
说实话,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普通厨子的见识,也比谢六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纨绔公子高,即使这个纨绔公子去年因为督建公厕被整个明安府的人熟识。
果然,厨子只在锦绣演示了一遍后,兴奋的将手在围裙上使劲儿擦了好几遍,才一脸虔诚郑重的双手将盒子从锦绣手里接过去。
像是抱着什么传家宝似的,厨房里其余人想看一眼,都要洗干净手,离的远远地瞧,还不能上手。
当着众人的面将里面粗壮火柴一根又一根,认认真真的数了一遍,一共八十三根,脸色凶狠的告诉厨房里的人:“这里都是有数的,用掉的每一根火柴我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有些人千万别想着浑水摸鱼,打歪主意!”
锦绣淡定的看着一切,什么都没说,即使不久后,这种东西就要以极便宜的价格卖的满大街都是,保证家家户户都能用的起。
但在那一刻真的到来前,谁说什么都没用。
谢六本来还不服气,觉得他在锦绣眼里还不如一个厨子识货,是对他的侮辱,但见了厨子的态度后,什么话都说不出。和锦绣勾肩搭背的走了。
在这方面不识货没关系,只要会抱大腿就行。
谢六笑眯眯道:“锦绣,你是不是想让家里做这门生意?我手头还有点儿零花钱,要不你看,拉兄弟一把?”
锦绣意外的瞧了一眼谢六:“你还知道自己动脑子赚钱呢?”
谢六不满:“这是什么话?”
锦绣:“实话啊,你不都是直接上我爹那里强抢的吗?我还以为你根本不知道钱是一文一文赚回来的呢。”
话虽如此,但这事儿锦绣是不插手的,一来他真的不懂生意上的事,二来朝廷虽然下令,商人之子可以科举当官,但官员本身,默认不经商,也是综合多方面考量的结果。
至少,明面上如此。
锦绣将东西交给元老爷,并告诉对方:“山上的道士们给起了个名儿,就叫火柴。”
元老爷对山上那群整天神神叨叨的道士们能造出火柴十分意外,并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兴趣,经过锦绣一提醒,像是找到了人生的乐趣似的,让人将生产火柴的事儿安排下去后,就兴致高昂的上山去拜访那些高人们了。
锦绣可记得他爹在老家的时候,是个能将高云山上道士和尚请在一起喝茶聊天的狠人,也不知道这么贸贸然上去,会不会被人给不留情面的赶下来。
人走了,还假惺惺的对着夫人感叹了两句:“若是爹和道长们说不到一起去,肯定就没下次了,咱们往后就别在他老家面前提起这件事,免得爹面子上过不去。”
姜良缘简直无语:“如果你不用这么幸灾乐祸的语气说话的话,我差点儿就信了。我看夫君你挺想让爹和道长们对着来的,这是什么恶趣味?”
锦绣笑眯眯道:“你不知道,爹这些年给老家的道观佛寺送不少香油钱,有一年,山顶的无为观内部管理混乱,观主万事不理,坐下的大弟子卷走了爹给捐的五百两香油钱,跟山下的寡妇跑路了。
观里一度因此维持不了日常开销,那观主也是个脸皮厚的,直接上门找爹化缘,一开口就是一千两银子。
打那以后,爹就养成了习惯,凡是山顶的无为观观主上家里做客,爹必请半山腰的万佛寺和尚陪客,知道两家是竞争关系,故意恶心人呢!
爹因着那件事,对道士一点儿好感都没有,也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和人直接打起来?”
姜良缘无奈的叹口气,手底下的算盘珠子拨的噼啪响,随口应付道:“有娘在旁边跟着,打不起来的。再说又不是谁都是当年无为观的那位。”
结果双方不仅没打起来,对方还觉得元老爷心诚,有道缘,要带元老爷一起修道,态度十分之热情,比对待锦绣这个知己更甚三分,几个道士动用三寸不烂之舌,已经将元老爷说的心驰神往,明显动摇了。
锦绣听了不得不怀疑:“他们是不是对所有人都这态度?我只是被他们套路了的一个平平无奇的路人甲而已。”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的了锦绣,毕竟那几人若说是表演的话,能蒙蔽他眼睛的演技,已经出神入化炉火纯青,有这本事,干点儿啥不好,非要骗人修道?
元老爷仿佛找着了人生方向,整日整日往山上跑,说话也开始一套一套的,讲究的跟什么似的,开口养生,闭口修心,不仅锦绣觉得不可思议,就是元夫人也烦的不行,直接将人赶去书房睡了。
不知不觉间,开年上衙已经小半个月,锦绣穿着便衣,乔装打扮后,走在大街小巷体察民情,见到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别人家的悲欢,似乎有一刻与自家不省心的老爷子共通了,难得让锦绣对旁人生出了同理心。
回头想找个人说说这件事,才偶然发现一直无所事事的谢六,已经好几天没见到人影了。
还是姜良缘告诉他:“爹不是让人办了火柴作坊吗?管家开年忙不过来,爹和人修道不管事儿,我这边手头的事情有点多,谢六主动请缨要去帮忙,我就没拦着。
你还别说,谢六差事办的有模有样。
现在走出去,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咱家的火柴,卖的又不贵,一文钱买一盒儿,能用不少时间,比火折子方便许多,很受百姓的青睐。”
锦绣笑问:“谢六这般积极,一定投了不少银子在里面吧?那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除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忽悠住对方。”
姜良缘也没瞒着:“是啊,火柴作坊那边,按照爹的意思,收益给山上的道长们一份儿,毕竟东西是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爹现在跟着人家修道,手头上就不能小气了。
给谢六一份儿,毕竟他现在帮咱们家处理生意上的事,应付人情往来,出了不少钱财和力气,也很辛苦。
剩下的才是咱们家的。”
锦绣点头表示知道了,转而又提起另一件事:“这几天明安府来了不少外地商人,都是打着果酒和丝绸的主意,丝绸毕竟起步晚,且不易得,周期长,但果酒则不同,来这么多人,到处跑市场效率低还可能遇到骗子。
我准备将所有成规模的果酒卖家全部聚集到综合市场那边,专门给劈出来一块儿地,外地商人来了也不用到处没头苍蝇似的跑,直接将人领到那里,想要的那里都有,说不定还能带动一下市场上其他东西的销售呢。
我这只是一个初步设想,缘儿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