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
日的颐和园到处郁郁葱葱,树叶像是绿得要滴下水来盎然;恰到好处的亭台楼阁围绕着嵯峨宏伟的大殿往往点缀其中,远远望去与周围景色浑然一体,丝毫不觉得突兀;昆明湖上清风徐来,碧波荡漾,好一派炫丽风光。这座慈禧挪用大批海军军费、耗尽清廷剩余财力、靡费数万人工的皇家园林在这样的特殊时节,散发出她的独特魅力。
若是真的游赏其间,把玩风物,倒也可能让人流连忘返。可惜兴致总由心情决定,心态坏了,便是最好的良辰美景都难以挽回。林广宇一声令下,第二天禁卫军便簇拥着那、盛两人搬了进来。“赏颐和园避暑”的说法听上去无比尊崇,让人充分享受皇太后的待遇,实际上却是一处死地。上一位颐和园的过客——杨士骧就在园中“养疴”期间病死,死后身败名裂,家产抄没,所幸圣君仁慈,没有享受到开棺戮尸的待遇。
一想到此节,盛宣怀当场就魂飞魄散,差点瘫倒在地,心情恶劣得无以复加。进了颐和园之后茶饭不思,不到三天便形容憔悴,整个人活活瘦了一圈。
那桐虽是胸有成竹,还有点且看西洋镜的想法,脸色虽也有变化,终归还算平静,只是腿肚子依稀有些抽动。进了颐和园后佯作镇静,每日吟诗作词,一派自得模样,但偶然之间却还有一种抹不过去的焦虑。
群臣虽然一时之间弄不清楚到底是那倒还是盛倒,但两人终究要倒掉一个,那些对那、盛俱无好感的大臣倒是暗喜。只是经过这番捣腾。“颐和园”三字名头大响。逐渐成为贪赃枉法之徒地禁地,只要去了便没有好下场。后来,大臣相互之间攻讦骂到紧要处。最具火药味地一句便是:“我看,你离去颐和园的日子也不远了。”
“维新年间,‘颐和园’三字足为乱臣贼子惧!”
——《国史讲义》,中华书局1966版。
……
养心殿里,皇帝先行召见作为重要证人的梁士,岑春煊原本打算一早上就动身去上海。但召见之时却依然出现在养心殿,眼神颇值得琢磨。
“那桐条陈中地情况都是你提供的?”
“是,臣敢担保句句属实。”
“他什么时候变成青天大老爷了?你要参谁、劾谁,放着朕这里不来进言,放着成群的御史不去呼吁,放着法部、大理院不去举报,偏偏要找他,骗谁呢?”
这是什么意思?一听这话。梁士脸色大变,额头上汗潺潺而下,嘴上却兀自强硬:“那中堂前次来查李德顺一案,偶然谈起有人大肆盗卖国家路权中饱私囊而义愤填膺。臣以为中堂上达天听,为人老成谋国。此事又事关机密,臣以下属劾上官,已属惊世骇俗,非格外谨慎不可。”
这当然是假话,梁士虽和盛宣怀不对路,但并没有非去盛不可的念头,所作所为实是出于那桐的授意——他极欲倒盛,自然要不遗余力搜罗各类资料,但那、盛两人往来并不频繁,职责亦无交叉,如何能探知得详?故梁士的角色便当仁不让。
但反过来说,那桐地用心就异常值得怀疑。这幅为民请命的假模样林广宇只消一句话便戳破了:“恐怕,大义凛然是假,挟私报复是真;痛心疾首是表,取而代之才是里吧。”
“那中堂如何办事,臣不敢妄加揣度。”
“好一个‘不敢妄加揣度’,他的心思你真的不明白?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被这么一质问,梁士反倒冷静下来,说道:“皇上,不管臣动机如何,办这事于理于法并无过错。事情缘由,不在私心在公道,首在事实,臣只求无愧于心便好。”
“无愧于心?哼哼,梁士,你很会说话。”林广宇冷笑一声,扔下一本折子,“你自己看看,如何无愧于心?”
揭开第一页,便是“参劾大学士那桐贪赃枉法折”一看具名,居然写着岑春煊三个字,梁士背上一阵寒意,刚刚用眼角余光偷偷瞥了一眼,只见一旁侍立的岑春煊眼神炯炯,目光如剑般犀利,直朝自己刺来,唬得他当即低下头去。
越往下翻,梁士越感到手足冰冷
颤抖,查办李德顺一案时原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之举里面赫然陈列,虽然没有罗列具体数额,但字字句句无一不指向他用钱封住两个钦差之口的事实。
“这……这……臣不清楚,会不会是弄错了?”
“弄错?朕倒也希望弄错了。不过按你刚才的说法,错不错不干私心或动机,只干事实。若查证属实,错与不错又有何区别?至于属实与否,简单,熊希龄既然能将北洋这潭混水探个清楚,想必也能将铁路总局查个明白,要不要明天便派督查官去铁路局清理账目?”
“皇上……”梁士匍匐在地,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朕倒是不清楚,你所谓无愧于心,不知道无愧的是哪个心?李德顺本来就有罪,你花钱也没保住他;你本来就无罪,也用不着花钱。这一花钱,现在反倒有个挪用公款之罪。”
“臣死罪,死罪。”
“你不用‘死罪死罪’说得这么凄凉,你梁士是命硬之人,当年梁头康足地评断也让你挨过来了,可见还有两把刷子。要治罪,朕只要下道圣旨,让你一起去颐和园避暑便可,何必多费口舌?”
一听到“颐和园”这三字,梁士浑身发抖,进了那里还会有好下场么?
“你不要以为办事隐秘,可以神不知鬼不觉,你的所作所为,朕所知甚详。抬头三尺有神灵,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朕思来想去,只觉得人才难得,不忍如此对你而已……打点各方、取媚上官、专以结交为能事不是你一人过错,板子全打到你身上也有失公平。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有些规矩一直以来都没做好,朕也理解你们的苦衷——权臣当道,不正之风横行,就是想办点为国为民的好事都要四处孝敬,‘政以贿成’,这国家怎一个弊字了得?”林广宇顿了顿,“宽宥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要说实话。”
“皇上……”梁士感动得痛哭流涕。
—
岑春煊插话:“梁士,你既是邮传部地老人,便该知道朱宝奎之事,朱当年何等跋扈,老夫劾之还不是手到擒来?难道你还硬过他去?之所以隐忍不发,实在是觉得你无大错,为人亦算正派,挽回铁路利权一节上又多有建树,故一直在皇上面前替你求情,希望给你一个幡然醒悟的机会,难道到现在你还要顾左右而言他么?”
响鼓不用重擂,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梁士再不明白,就是天下第一号白痴。赶紧爬上前两步:“多谢中堂大人回护之恩。”
“该谢地不是我,是皇上。”
梁士重重地磕头:“皇上,臣知错了……”
林广宇和岑春煊相视一笑,一番敲打过后,梁士乖乖服了软。
“差事好生办着,把能耐显出来,朕如此保你,可不能让朕失望才是。”林广宇见火候已差不多,又使出怀柔大法,“昭信债券资本即将到位,铁路修建便是大头,张库铁路张家口至蒙古库伦,南北向,与京张铁路相连、张绥线张家口至绥远,东西向,同样与京张铁路相连陇海铁路海州至甘肃,东西向,与京汉铁路、津浦铁路相交贯穿要害之地,关系国家命脉,与国防至关重要,朕极为着急,极欲早日建成。除一般事务可允德人参与外,各项大权都要统于本国,不可再假手他国,你回去后好生思考一番,究竟如何着手,如何分期,尽快拿出方案。”
一听这事,梁士眼睛顿时放亮,皇帝欲大修铁路,又点明这件事由自己全权主办,赏识、重用之意跃然纸上,心情极为激动,直起身子大声应道:“请皇上放心,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辱使命。”
“这事便由你主办,办得好,邮传部现成有尚书的位置空着;办不好,我看……”
“办不好,请皇上将臣前有之罪一并惩处。”梁士的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岑春煊也是面露笑容,这招釜底抽薪,既为皇帝收揽了一名人才,又给那、盛斗法釜底抽薪,真不枉我一番苦心……第三次机遇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
若是真的游赏其间,把玩风物,倒也可能让人流连忘返。可惜兴致总由心情决定,心态坏了,便是最好的良辰美景都难以挽回。林广宇一声令下,第二天禁卫军便簇拥着那、盛两人搬了进来。“赏颐和园避暑”的说法听上去无比尊崇,让人充分享受皇太后的待遇,实际上却是一处死地。上一位颐和园的过客——杨士骧就在园中“养疴”期间病死,死后身败名裂,家产抄没,所幸圣君仁慈,没有享受到开棺戮尸的待遇。
一想到此节,盛宣怀当场就魂飞魄散,差点瘫倒在地,心情恶劣得无以复加。进了颐和园之后茶饭不思,不到三天便形容憔悴,整个人活活瘦了一圈。
那桐虽是胸有成竹,还有点且看西洋镜的想法,脸色虽也有变化,终归还算平静,只是腿肚子依稀有些抽动。进了颐和园后佯作镇静,每日吟诗作词,一派自得模样,但偶然之间却还有一种抹不过去的焦虑。
群臣虽然一时之间弄不清楚到底是那倒还是盛倒,但两人终究要倒掉一个,那些对那、盛俱无好感的大臣倒是暗喜。只是经过这番捣腾。“颐和园”三字名头大响。逐渐成为贪赃枉法之徒地禁地,只要去了便没有好下场。后来,大臣相互之间攻讦骂到紧要处。最具火药味地一句便是:“我看,你离去颐和园的日子也不远了。”
“维新年间,‘颐和园’三字足为乱臣贼子惧!”
——《国史讲义》,中华书局1966版。
……
养心殿里,皇帝先行召见作为重要证人的梁士,岑春煊原本打算一早上就动身去上海。但召见之时却依然出现在养心殿,眼神颇值得琢磨。
“那桐条陈中地情况都是你提供的?”
“是,臣敢担保句句属实。”
“他什么时候变成青天大老爷了?你要参谁、劾谁,放着朕这里不来进言,放着成群的御史不去呼吁,放着法部、大理院不去举报,偏偏要找他,骗谁呢?”
这是什么意思?一听这话。梁士脸色大变,额头上汗潺潺而下,嘴上却兀自强硬:“那中堂前次来查李德顺一案,偶然谈起有人大肆盗卖国家路权中饱私囊而义愤填膺。臣以为中堂上达天听,为人老成谋国。此事又事关机密,臣以下属劾上官,已属惊世骇俗,非格外谨慎不可。”
这当然是假话,梁士虽和盛宣怀不对路,但并没有非去盛不可的念头,所作所为实是出于那桐的授意——他极欲倒盛,自然要不遗余力搜罗各类资料,但那、盛两人往来并不频繁,职责亦无交叉,如何能探知得详?故梁士的角色便当仁不让。
但反过来说,那桐地用心就异常值得怀疑。这幅为民请命的假模样林广宇只消一句话便戳破了:“恐怕,大义凛然是假,挟私报复是真;痛心疾首是表,取而代之才是里吧。”
“那中堂如何办事,臣不敢妄加揣度。”
“好一个‘不敢妄加揣度’,他的心思你真的不明白?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被这么一质问,梁士反倒冷静下来,说道:“皇上,不管臣动机如何,办这事于理于法并无过错。事情缘由,不在私心在公道,首在事实,臣只求无愧于心便好。”
“无愧于心?哼哼,梁士,你很会说话。”林广宇冷笑一声,扔下一本折子,“你自己看看,如何无愧于心?”
揭开第一页,便是“参劾大学士那桐贪赃枉法折”一看具名,居然写着岑春煊三个字,梁士背上一阵寒意,刚刚用眼角余光偷偷瞥了一眼,只见一旁侍立的岑春煊眼神炯炯,目光如剑般犀利,直朝自己刺来,唬得他当即低下头去。
越往下翻,梁士越感到手足冰冷
颤抖,查办李德顺一案时原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之举里面赫然陈列,虽然没有罗列具体数额,但字字句句无一不指向他用钱封住两个钦差之口的事实。
“这……这……臣不清楚,会不会是弄错了?”
“弄错?朕倒也希望弄错了。不过按你刚才的说法,错不错不干私心或动机,只干事实。若查证属实,错与不错又有何区别?至于属实与否,简单,熊希龄既然能将北洋这潭混水探个清楚,想必也能将铁路总局查个明白,要不要明天便派督查官去铁路局清理账目?”
“皇上……”梁士匍匐在地,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朕倒是不清楚,你所谓无愧于心,不知道无愧的是哪个心?李德顺本来就有罪,你花钱也没保住他;你本来就无罪,也用不着花钱。这一花钱,现在反倒有个挪用公款之罪。”
“臣死罪,死罪。”
“你不用‘死罪死罪’说得这么凄凉,你梁士是命硬之人,当年梁头康足地评断也让你挨过来了,可见还有两把刷子。要治罪,朕只要下道圣旨,让你一起去颐和园避暑便可,何必多费口舌?”
一听到“颐和园”这三字,梁士浑身发抖,进了那里还会有好下场么?
“你不要以为办事隐秘,可以神不知鬼不觉,你的所作所为,朕所知甚详。抬头三尺有神灵,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朕思来想去,只觉得人才难得,不忍如此对你而已……打点各方、取媚上官、专以结交为能事不是你一人过错,板子全打到你身上也有失公平。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有些规矩一直以来都没做好,朕也理解你们的苦衷——权臣当道,不正之风横行,就是想办点为国为民的好事都要四处孝敬,‘政以贿成’,这国家怎一个弊字了得?”林广宇顿了顿,“宽宥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要说实话。”
“皇上……”梁士感动得痛哭流涕。
—
岑春煊插话:“梁士,你既是邮传部地老人,便该知道朱宝奎之事,朱当年何等跋扈,老夫劾之还不是手到擒来?难道你还硬过他去?之所以隐忍不发,实在是觉得你无大错,为人亦算正派,挽回铁路利权一节上又多有建树,故一直在皇上面前替你求情,希望给你一个幡然醒悟的机会,难道到现在你还要顾左右而言他么?”
响鼓不用重擂,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梁士再不明白,就是天下第一号白痴。赶紧爬上前两步:“多谢中堂大人回护之恩。”
“该谢地不是我,是皇上。”
梁士重重地磕头:“皇上,臣知错了……”
林广宇和岑春煊相视一笑,一番敲打过后,梁士乖乖服了软。
“差事好生办着,把能耐显出来,朕如此保你,可不能让朕失望才是。”林广宇见火候已差不多,又使出怀柔大法,“昭信债券资本即将到位,铁路修建便是大头,张库铁路张家口至蒙古库伦,南北向,与京张铁路相连、张绥线张家口至绥远,东西向,同样与京张铁路相连陇海铁路海州至甘肃,东西向,与京汉铁路、津浦铁路相交贯穿要害之地,关系国家命脉,与国防至关重要,朕极为着急,极欲早日建成。除一般事务可允德人参与外,各项大权都要统于本国,不可再假手他国,你回去后好生思考一番,究竟如何着手,如何分期,尽快拿出方案。”
一听这事,梁士眼睛顿时放亮,皇帝欲大修铁路,又点明这件事由自己全权主办,赏识、重用之意跃然纸上,心情极为激动,直起身子大声应道:“请皇上放心,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辱使命。”
“这事便由你主办,办得好,邮传部现成有尚书的位置空着;办不好,我看……”
“办不好,请皇上将臣前有之罪一并惩处。”梁士的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岑春煊也是面露笑容,这招釜底抽薪,既为皇帝收揽了一名人才,又给那、盛斗法釜底抽薪,真不枉我一番苦心……第三次机遇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