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第135章
昏黄的烛光里,两人静静相拥,一时静谧无声。皇帝轻吻她的额头,柔声道:“想……”想到甚至有一瞬间,再也不想外出打仗,只想天天与她厮守,永不分离。
谢瑶满足地笑了,躺在他温暖的怀抱里,就好像有了依靠,可以全身心地放松下来。
此时已经过了用膳的时间,皇帝顾不上用,就一点一点地喂她。谢瑶也没什么心思吃东西,由着皇帝喂了半碗粥便不肯再吃了,催着皇帝去用膳。分别这么久,他舍不得离开她,就叫人捧了碟点心过来,胡乱吃了几口。
皇帝一路赶着回京,日夜兼程,根本就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此时早已饿坏了。谢瑶见他大口大口吞下那干巴巴的点心,心疼道:“慢点吃,别噎着了。”
皇帝填了个半饱便不吃了,喝了碗茶润了润嗓子,同她道:“傍晚出了点事儿。”
谢瑶点点头,低声道:“映霜同我说了,门口聚了一堆人,被太子赶了出去。”
“朕还没来得及召见太子。”
谢瑶沉思道:“皇上……同太子说话仔细些,别伤了父子情分。”
皇帝深深望着她,叹了口气,“唉,朕知道了。你好好养着,这些事情,交给朕来处理。”
她点了点头,又听皇帝道:“朕进来看你之前,已经下旨封你为皇贵妃,将你生母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圣旨已下,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现今元氏已经与谢葭和离,故而常氏可以被封一品诰命。顺理成章的,谢葭定然会将她扶为正室,算是给谢瑶抬了身份。
谢瑶愣了愣,没想到皇帝会来这出先斩后奏,颇为哭笑不得地看着他。
皇帝宽慰道:“放心,选在这个时候正合适,朕免了你的册封礼,让人把皇贵妃的金册、金印拿过来便是了。”
话已至此,她还能说什么?只好点点头。
皇帝又道:“其实此时你连诞两子,父亲位列群臣之首,封你为后,并不为过。但后位与东宫向来颇为敏感,江山平定之前,朕不敢再冒险。”
太子的举动愈发让人看不透,就连皇帝都担心太子会被激怒,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
谢瑶有些不乐意地说:“好像谁急着做这个皇后似的。”
皇帝一想也是,谢瑶可是做过皇后的人,哪里会看重位分。何况前朝她虽为皇后,日子却远不如现在过得舒心。相比之下,这皇贵妃之位也没什么不好。
他拍拍她的背,低声哄道:“朕明白,瑶瑶最懂事了。”
谢瑶轻轻白他一眼,娇嗔道:“少拿好听的话来哄我。我现在正愁着呢!”
皇帝急忙道:“怎么了?”
“又生了个皮小子啊。”谢瑶心情复杂地说:“都说酸儿辣女,我这回口味变了,感觉也和上回不同,还以为会是个妹子呢!结果又是个带把儿的小魔王,怎么不叫人发愁?”
皇帝好笑道:“你还嫌弃自个儿儿子不成?”
“当然不是了,儿子女儿我都一样爱。”谢瑶否认道。“只是两个一起带,只怕这禅心殿的房顶都要被他们掀了去。等三皇子满了月,咱们就把恒儿送到重华宫去吧?”
皇帝露出犹豫的表情,显然舍不得儿子,为难道:“这……还是太快了吧?”他很少反驳谢瑶的意见,这话说的小心翼翼,还带了几分请求的意思在里面。他忽然觉得非常心酸,明明前几日还在喂儿子吃饭呢,转过头就要把他送出去自己住了?不行不行,他还是不放心……
历代皇子都是三四岁就被送往重华宫的,当初的皇帝和如今的太子亦然。元恒转过年就五岁了,其实已经不算小。可皇帝就是舍不得,放不下。
“再留恒儿在我这里,会不会不合规矩?”谢瑶问道。
皇帝连忙摇头,“不会,朕说了算!”
她禁不住笑了笑,“皇上好任性。”
皇帝似是追忆起了往事,颇有几分怅惘地说:“朕是当真舍不得恒儿……朕也是在重华宫长大的,虽说有乳母和小黄门照顾着,可跟在父母身边长大相比,还是全然不同的。”
谢瑶原本的意思是,让二皇子住到重华宫去,白日里仍在她这里用膳。可是见皇帝坚持,谢瑶心底也舍不得,只好妥协道:“那……好吧。”
三皇子刚出生,就叫二皇子搬走,这样也的确不好。二皇子聪明,恐怕心里会多想,对三皇子生出芥蒂就不好了。
皇帝颇为高兴地说:“你放心,恒儿懂事,不会恃宠而骄的。这事儿等再过两年再说罢!咱们还是先想想三皇子的事儿,你可有中意的名字了?”
她顺着他的心意换了话题,撇撇嘴道:“阿瑶想的都是些公主的名字,元恬,元怡之类的,不适合男孩子……”
皇帝说:“让朕想想……”
他思考着沉默着的时候,谢瑶抱怨道:“竖心旁的字适合做名字的实在太少了啊,干嘛都要用竖心旁的字啊?都是些偏僻字,连我这个汉人都读不出来……”
皇帝被她吵的了无头绪,迁就地笑道:“祖宗的规矩嘛。朕一时也想不出来,改明儿再说吧。”
汉人有讲究,富贵人家的孩子若刚出生便起名字,容易活不长。鲜卑人倒不在意这些,他们生孩子都是一窝一窝的生,存活率也不低,所以该起名字就起名字,方便得很。
谢瑶身上还疼着,说了这么久的话,又觉得累了,就赶皇帝走。皇帝不依,坚持道:“你先睡,朕看你睡着了再走。”
她拗不过他,只好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却又睁开道:“皇上别盯着我瞧,怪渗人的。”闹得她睡不着。
“朕想你。”他似是脱口而出,可又是那样的情真意切。谢瑶不禁红了脸,想不到他们老夫老妻的了,自己还会因为这样一句腻人的情话而害羞。
皇帝禁不住一笑,“好了,不闹你了。朕在这里看折子,你且安心地睡吧。”
谢瑶点点头,这一回,是真的睡着了。
皇帝见她睡熟,放下手中的奏章,起身走出禅心殿。安庆礼跟了上来,悄声问道:“皇上这是要……”
“去东宫。”皇帝干脆利落地回答。
他本想召见太子,可突然间皇帝很想去东宫,看看最真实的太子。“不必提前告知。”
安庆礼心中有数,躬身道:“老奴遵旨,皇上放心。”
“嗯。”皇帝淡淡地应了一声,坐上龙辇。
谁知还没有起驾,肩舆前突然冒出一个人影来,黑乎乎的看不分明,隐约能看出是个女子的身形。
那女子跪下来,颤声道:“嫔妾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微微皱眉,未曾开口,一旁的安庆礼已扬声道:“大胆,你是何人,胆敢拦住圣驾?”
“启禀皇上,嫔妾是采女崔氏。听闻莲妃娘娘分娩,一直跪在此处,为娘娘祈福。”
原来下午发生了那场闹剧之后,崔采女和小王氏都没有离开,也不敢呆在门口,就一直候在远处。小王氏跪了一会儿,就被大王氏劝回去了。只有崔采女,一直冒着寒风瑟瑟发抖地跪在宫外。
安庆礼一挑眉,心想着崔采女为了博上位也是挺拼的,连自个儿的身子都不顾了,穿着那么单薄,又跪在这儿那么久。可惜啊可惜,皇帝心里摆明了只有皇贵妃一个,旁人机关算尽,也是枉然。
果然,皇帝淡淡地道:“她不喜欢这些,你回去罢。”
在皇帝的影响下,谢瑶并不排斥佛家,可在她的心底,恐怕还是不信这些的。若要让谢瑶知道有人借着给她祈福的名号争宠,肯定要不高兴。皇帝想也没想,直接打发了崔采女。其实他早就忘了这个人是谁了,上了龙辇,才听安庆礼在耳边解释道:“皇上您忘了?这是当年太皇太后送给您的宫女,您还不曾临幸过。”
皇帝淡淡扫了一眼,见她柔弱削瘦的样子,虽说这份争宠的心计让人讨厌,但也是个可怜人。无宠无权,无依无靠,想必是在宫里的日子过得艰难,才会迫不得己走上这一条路。
皇帝淡漠道:“回头安排一下,赏她些银子,放她出宫。”
这些女人他没兴趣,放在宫里除了给谢瑶添堵,指不定还会时不时闹出什么乱子来,比如今天下午……一想到那些趁机作乱妄图兴风作浪的女人,皇帝便恨不得将她们全部都赶出宫去。
东宫到了,皇帝走下来,远远遥望着这座灯火辉煌的宫殿。他曾经也在这里住过,幼年丧母,接连丧父,被杀害他父母的太皇太后抚养长大,他所遭受的、所要承受的,不比如今的太子少半分。太子若是个能成大事的孩子,理应有天子的肚量和胸襟。
但愿太子,不要再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皇帝沿阶而上,到了门口,挥手制止想要通传的宫人,悄无声息地步入东宫。
大殿之内空无一人,可是却点了整整两排的烛火,灯火通明。
皇帝走进两间空屋子,最后才循着声音,在东宫的后花园找到太子。
后花园同前殿一样,摆满了宫灯,将整块园子照的如同白昼。
太子此时正在练剑,砍了一地的枯枝落叶。他虽仍是个半大的孩子,可招招势势又狠又准,杀气逼人。
皇帝默然看了一会儿,发现院中所有的花花草草都未能幸免,除了水缸之中竟然犹未枯萎的,莲花。
昏黄的烛光里,两人静静相拥,一时静谧无声。皇帝轻吻她的额头,柔声道:“想……”想到甚至有一瞬间,再也不想外出打仗,只想天天与她厮守,永不分离。
谢瑶满足地笑了,躺在他温暖的怀抱里,就好像有了依靠,可以全身心地放松下来。
此时已经过了用膳的时间,皇帝顾不上用,就一点一点地喂她。谢瑶也没什么心思吃东西,由着皇帝喂了半碗粥便不肯再吃了,催着皇帝去用膳。分别这么久,他舍不得离开她,就叫人捧了碟点心过来,胡乱吃了几口。
皇帝一路赶着回京,日夜兼程,根本就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此时早已饿坏了。谢瑶见他大口大口吞下那干巴巴的点心,心疼道:“慢点吃,别噎着了。”
皇帝填了个半饱便不吃了,喝了碗茶润了润嗓子,同她道:“傍晚出了点事儿。”
谢瑶点点头,低声道:“映霜同我说了,门口聚了一堆人,被太子赶了出去。”
“朕还没来得及召见太子。”
谢瑶沉思道:“皇上……同太子说话仔细些,别伤了父子情分。”
皇帝深深望着她,叹了口气,“唉,朕知道了。你好好养着,这些事情,交给朕来处理。”
她点了点头,又听皇帝道:“朕进来看你之前,已经下旨封你为皇贵妃,将你生母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圣旨已下,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现今元氏已经与谢葭和离,故而常氏可以被封一品诰命。顺理成章的,谢葭定然会将她扶为正室,算是给谢瑶抬了身份。
谢瑶愣了愣,没想到皇帝会来这出先斩后奏,颇为哭笑不得地看着他。
皇帝宽慰道:“放心,选在这个时候正合适,朕免了你的册封礼,让人把皇贵妃的金册、金印拿过来便是了。”
话已至此,她还能说什么?只好点点头。
皇帝又道:“其实此时你连诞两子,父亲位列群臣之首,封你为后,并不为过。但后位与东宫向来颇为敏感,江山平定之前,朕不敢再冒险。”
太子的举动愈发让人看不透,就连皇帝都担心太子会被激怒,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
谢瑶有些不乐意地说:“好像谁急着做这个皇后似的。”
皇帝一想也是,谢瑶可是做过皇后的人,哪里会看重位分。何况前朝她虽为皇后,日子却远不如现在过得舒心。相比之下,这皇贵妃之位也没什么不好。
他拍拍她的背,低声哄道:“朕明白,瑶瑶最懂事了。”
谢瑶轻轻白他一眼,娇嗔道:“少拿好听的话来哄我。我现在正愁着呢!”
皇帝急忙道:“怎么了?”
“又生了个皮小子啊。”谢瑶心情复杂地说:“都说酸儿辣女,我这回口味变了,感觉也和上回不同,还以为会是个妹子呢!结果又是个带把儿的小魔王,怎么不叫人发愁?”
皇帝好笑道:“你还嫌弃自个儿儿子不成?”
“当然不是了,儿子女儿我都一样爱。”谢瑶否认道。“只是两个一起带,只怕这禅心殿的房顶都要被他们掀了去。等三皇子满了月,咱们就把恒儿送到重华宫去吧?”
皇帝露出犹豫的表情,显然舍不得儿子,为难道:“这……还是太快了吧?”他很少反驳谢瑶的意见,这话说的小心翼翼,还带了几分请求的意思在里面。他忽然觉得非常心酸,明明前几日还在喂儿子吃饭呢,转过头就要把他送出去自己住了?不行不行,他还是不放心……
历代皇子都是三四岁就被送往重华宫的,当初的皇帝和如今的太子亦然。元恒转过年就五岁了,其实已经不算小。可皇帝就是舍不得,放不下。
“再留恒儿在我这里,会不会不合规矩?”谢瑶问道。
皇帝连忙摇头,“不会,朕说了算!”
她禁不住笑了笑,“皇上好任性。”
皇帝似是追忆起了往事,颇有几分怅惘地说:“朕是当真舍不得恒儿……朕也是在重华宫长大的,虽说有乳母和小黄门照顾着,可跟在父母身边长大相比,还是全然不同的。”
谢瑶原本的意思是,让二皇子住到重华宫去,白日里仍在她这里用膳。可是见皇帝坚持,谢瑶心底也舍不得,只好妥协道:“那……好吧。”
三皇子刚出生,就叫二皇子搬走,这样也的确不好。二皇子聪明,恐怕心里会多想,对三皇子生出芥蒂就不好了。
皇帝颇为高兴地说:“你放心,恒儿懂事,不会恃宠而骄的。这事儿等再过两年再说罢!咱们还是先想想三皇子的事儿,你可有中意的名字了?”
她顺着他的心意换了话题,撇撇嘴道:“阿瑶想的都是些公主的名字,元恬,元怡之类的,不适合男孩子……”
皇帝说:“让朕想想……”
他思考着沉默着的时候,谢瑶抱怨道:“竖心旁的字适合做名字的实在太少了啊,干嘛都要用竖心旁的字啊?都是些偏僻字,连我这个汉人都读不出来……”
皇帝被她吵的了无头绪,迁就地笑道:“祖宗的规矩嘛。朕一时也想不出来,改明儿再说吧。”
汉人有讲究,富贵人家的孩子若刚出生便起名字,容易活不长。鲜卑人倒不在意这些,他们生孩子都是一窝一窝的生,存活率也不低,所以该起名字就起名字,方便得很。
谢瑶身上还疼着,说了这么久的话,又觉得累了,就赶皇帝走。皇帝不依,坚持道:“你先睡,朕看你睡着了再走。”
她拗不过他,只好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却又睁开道:“皇上别盯着我瞧,怪渗人的。”闹得她睡不着。
“朕想你。”他似是脱口而出,可又是那样的情真意切。谢瑶不禁红了脸,想不到他们老夫老妻的了,自己还会因为这样一句腻人的情话而害羞。
皇帝禁不住一笑,“好了,不闹你了。朕在这里看折子,你且安心地睡吧。”
谢瑶点点头,这一回,是真的睡着了。
皇帝见她睡熟,放下手中的奏章,起身走出禅心殿。安庆礼跟了上来,悄声问道:“皇上这是要……”
“去东宫。”皇帝干脆利落地回答。
他本想召见太子,可突然间皇帝很想去东宫,看看最真实的太子。“不必提前告知。”
安庆礼心中有数,躬身道:“老奴遵旨,皇上放心。”
“嗯。”皇帝淡淡地应了一声,坐上龙辇。
谁知还没有起驾,肩舆前突然冒出一个人影来,黑乎乎的看不分明,隐约能看出是个女子的身形。
那女子跪下来,颤声道:“嫔妾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微微皱眉,未曾开口,一旁的安庆礼已扬声道:“大胆,你是何人,胆敢拦住圣驾?”
“启禀皇上,嫔妾是采女崔氏。听闻莲妃娘娘分娩,一直跪在此处,为娘娘祈福。”
原来下午发生了那场闹剧之后,崔采女和小王氏都没有离开,也不敢呆在门口,就一直候在远处。小王氏跪了一会儿,就被大王氏劝回去了。只有崔采女,一直冒着寒风瑟瑟发抖地跪在宫外。
安庆礼一挑眉,心想着崔采女为了博上位也是挺拼的,连自个儿的身子都不顾了,穿着那么单薄,又跪在这儿那么久。可惜啊可惜,皇帝心里摆明了只有皇贵妃一个,旁人机关算尽,也是枉然。
果然,皇帝淡淡地道:“她不喜欢这些,你回去罢。”
在皇帝的影响下,谢瑶并不排斥佛家,可在她的心底,恐怕还是不信这些的。若要让谢瑶知道有人借着给她祈福的名号争宠,肯定要不高兴。皇帝想也没想,直接打发了崔采女。其实他早就忘了这个人是谁了,上了龙辇,才听安庆礼在耳边解释道:“皇上您忘了?这是当年太皇太后送给您的宫女,您还不曾临幸过。”
皇帝淡淡扫了一眼,见她柔弱削瘦的样子,虽说这份争宠的心计让人讨厌,但也是个可怜人。无宠无权,无依无靠,想必是在宫里的日子过得艰难,才会迫不得己走上这一条路。
皇帝淡漠道:“回头安排一下,赏她些银子,放她出宫。”
这些女人他没兴趣,放在宫里除了给谢瑶添堵,指不定还会时不时闹出什么乱子来,比如今天下午……一想到那些趁机作乱妄图兴风作浪的女人,皇帝便恨不得将她们全部都赶出宫去。
东宫到了,皇帝走下来,远远遥望着这座灯火辉煌的宫殿。他曾经也在这里住过,幼年丧母,接连丧父,被杀害他父母的太皇太后抚养长大,他所遭受的、所要承受的,不比如今的太子少半分。太子若是个能成大事的孩子,理应有天子的肚量和胸襟。
但愿太子,不要再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皇帝沿阶而上,到了门口,挥手制止想要通传的宫人,悄无声息地步入东宫。
大殿之内空无一人,可是却点了整整两排的烛火,灯火通明。
皇帝走进两间空屋子,最后才循着声音,在东宫的后花园找到太子。
后花园同前殿一样,摆满了宫灯,将整块园子照的如同白昼。
太子此时正在练剑,砍了一地的枯枝落叶。他虽仍是个半大的孩子,可招招势势又狠又准,杀气逼人。
皇帝默然看了一会儿,发现院中所有的花花草草都未能幸免,除了水缸之中竟然犹未枯萎的,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