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以点带面
下午,益州州廨,结束见客的梁森,躺在榻上闭目养神。
自从拿下成都后,他几乎是连轴转,处理各类事务,召见大量佐官,布置诸多事宜。
又连日见客,亦或是在城中巡视,以安抚人心。
数日下来,感觉比行军打仗累多了。
但不这样不行,建房子,地基牢固与否很重要,所以即便夯地基很累,也得干好。
打仗,只是他的职责之一,战争结束,并不代表大功告成。
接下来,如何稳定蜀地局势,如何恢复民生,是梁森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保证粮食生产,若今年蜀地发生饥荒,朝廷是没能力赈灾的。
那晚,城内有人做内应开门献城,于是官军轻而易举拿下了成都,没有损失多少兵力。
加上之前他派出兵卒在城外耕田、种地,今年的春耕基本上算是正常开展。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一旦耽搁了春耕,就会影响粮食收成,若真是那样,成都地区的粮食在明年秋天以前,会很紧张。
其次,稳定人心,所谓“人”,包括平民百姓,以及地方大族。
官军入城后,很快控制了城内局势,俘虏了包括周国益州总管宇文招在内的大量文武官员,并将周军各营缴械,分散看管起来。
但梁森没有懈怠,派出军司四处巡视,监督各部兵马严格执行纪律,不得烧杀抢掠,不得扰民。
尽可能做到对成都百姓秋毫无犯。
这是笼络人心的必要做法,毕竟二十多年前,魏军入成都后,都能做到不扰民。
此外,他接见了几个献城有功之士,包括居中牵线搭桥的本地大户柳定。
对于这几位,梁森当然要好好夸奖、安抚一番,要上书,向朝廷为这几位表功。
并召集成都地区有头有脸的人物,宣布了三项决定:
一,城外田地虽然已被官军将士耕种,但官军并无占地的意思,纯粹是为了赶农时,保秋收。
但是,将士们不能白忙活,耕地、播种的相应开支和工钱,地主们要按往年时价结算一下。
二、秋天,官府会在成都开科举,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入仕,这是皇帝特许的科举,今明两年的秋天都会举办,以便蜀地英才有报效朝廷的机会。
每一次考试,分三级,难度递增,均在一个月内完成。
三、从今年开始,朝廷免蜀地各州十年赋税,以便百姓休养生息。
四,官府会陆续推行一些政策,但大体上都是参照“武陵王故事”,在其基础上细化或者变动。
这四项决定,针对性很强,让成都以及其他地方的大族心定,也让百姓能够喘一口气。
人心定了,事情就好办了。
那么,什么是“武陵王故事”?
梁森睁开眼,坐起来,从旁边书案上拿起一些资料,再次翻阅。
武陵王,即萧梁时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
萧纪为梁武帝萧衍第八子,入蜀为官多年,把蜀地治理得欣欣向荣,仅就这一方面而言,萧纪很得蜀地民心。
可惜的是,后来梁国内乱,魏国趁火打劫,挥师入蜀,萧纪兵败身亡。
但萧纪治蜀的经验,值得朝廷借鉴,所以现在宣布依“武陵王故事”来治蜀,蜀地百姓至少会对新官府有些信心。
而萧纪当年,是怎么治蜀的呢?
梁森仔细琢磨过,觉得这位宗王针对蜀地的情况,实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
数百年来,蜀地饱经战乱,大量的编户民流失,使得许多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出现了不少空城。
而大量生活在四周山区的僚人,离开山区,来到荒废的地区,定居下来,然后繁衍生息。
形成一个个新的聚落,但这些聚落,并不接受官府的管辖。
于是,朝廷在蜀地州郡的统治其实是“点”状,而不是一个“面”,“有王法”的地方,仅限于一些要地和大城。
四周大多是僚人的聚落,亦或是结寨自保的地方豪强,官府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益州各地官府要么对僚人聚落进行强制征税,亦或是每年征伐,靠俘虏僚人作家奴或掠夺僚人财产以补公、私之需。
这种做法,激化了地方矛盾,叛乱此起彼伏,驻军连年打仗,开支骤增不说,还影响地方治安,影响农活。
萧纪到任时,蜀地一片凋零,他首先改变了对僚人的态度,不轻易挥师讨伐,而是以抚慰为主,减免赋税,缓和了关系。
又组织屯田,将荒废多年的城池重新利用起来,慢慢恢复秩序。
这种温和的做法,很快扭转了不利的局面,各地百姓安居乐业,战事不再频繁。
而益州可以通过西北方向的吐谷浑,与西域诸国开展贸易,萧纪便大力发展商贸,许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商贾前来经商。
活跃的商贸,带动了地区发展,蜀地的特产,譬如蜀锦,大量外销。
商贸兴盛,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谋生,自然就不会造反。
因为商路通畅,西域各国的使节均经过益州中转,乘船东下,抵达国都建康。
而西域的马匹,也顺着商路进入益州,所以,益州成了当时梁国重要的马匹“产地”。
萧纪在益州任职的十几年时间里,百姓能够较为安稳的过日子,蜀地没发什么大规模民变,施政成效斐然。
日子太平,人口的繁衍生息速度自然加快。
有了这个现成的例子,梁森当然要学,尽快让蜀地安稳下来,把地基夯实,才能进一步有所作为。
他放下资料,看起舆图。
蜀地,从地形上来看,像是个盆,即“盆地”。
这个“盆地”许多地方土地肥沃,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称呼。
但是,仔细琢磨之后,可以看出这个“盆地”,其实内部支离破碎,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大平地,而是碎裂为好多个小平原,即“小盆地”
以成都为例,其周边适合开垦平地,其实并不辽阔,所以能够供养的驻军有限。
除此之外,类似成都地区的一些“小盆地”,还有零零星星十来个,如同一个个“点”。
那么,要真正控制蜀地,就得把这些零星“小盆地”都控制住。
控制住了“点”,才能“以点带面”,牢牢控制住蜀地这片地区。
而要控制住一个个“点”,靠收买这些“点”内的地头蛇,是行不通的。
武陵王萧纪在益州为官十几年,颇得民心,可那又如何?
当梁国内乱、魏军入蜀之际,正率军东进荆州的萧纪,腹背受敌,于是,蜀地各处地头蛇们毫不犹豫投向魏军,益州沦陷。
事实证明,这些世代居于地方的地头蛇,只忠于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不值得信赖。
就像酒肉朋友,一起大吃大喝可以,到了紧急关头,转身就把你卖了。
前车之鉴,不能忘记,梁森奉命“复蜀”,并且镇守蜀地,就是要把皇帝的一个意志贯彻下去:
用卫所团田,带动“荆湖填蜀”的政策,将一个个“点”,用驻屯卫所以及来自荆襄的移民填满,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
这需要十年时间,十年后,免赋税的期限也到了,便开始检地检籍。
并把僚人聚落转变为编户民村落。
谁敢反抗,就“清除”。
楚国治下,得优待数百年的世家高门都要为名下土地缴税,别人,就更不可能有特别待遇了!
自从拿下成都后,他几乎是连轴转,处理各类事务,召见大量佐官,布置诸多事宜。
又连日见客,亦或是在城中巡视,以安抚人心。
数日下来,感觉比行军打仗累多了。
但不这样不行,建房子,地基牢固与否很重要,所以即便夯地基很累,也得干好。
打仗,只是他的职责之一,战争结束,并不代表大功告成。
接下来,如何稳定蜀地局势,如何恢复民生,是梁森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保证粮食生产,若今年蜀地发生饥荒,朝廷是没能力赈灾的。
那晚,城内有人做内应开门献城,于是官军轻而易举拿下了成都,没有损失多少兵力。
加上之前他派出兵卒在城外耕田、种地,今年的春耕基本上算是正常开展。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一旦耽搁了春耕,就会影响粮食收成,若真是那样,成都地区的粮食在明年秋天以前,会很紧张。
其次,稳定人心,所谓“人”,包括平民百姓,以及地方大族。
官军入城后,很快控制了城内局势,俘虏了包括周国益州总管宇文招在内的大量文武官员,并将周军各营缴械,分散看管起来。
但梁森没有懈怠,派出军司四处巡视,监督各部兵马严格执行纪律,不得烧杀抢掠,不得扰民。
尽可能做到对成都百姓秋毫无犯。
这是笼络人心的必要做法,毕竟二十多年前,魏军入成都后,都能做到不扰民。
此外,他接见了几个献城有功之士,包括居中牵线搭桥的本地大户柳定。
对于这几位,梁森当然要好好夸奖、安抚一番,要上书,向朝廷为这几位表功。
并召集成都地区有头有脸的人物,宣布了三项决定:
一,城外田地虽然已被官军将士耕种,但官军并无占地的意思,纯粹是为了赶农时,保秋收。
但是,将士们不能白忙活,耕地、播种的相应开支和工钱,地主们要按往年时价结算一下。
二、秋天,官府会在成都开科举,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入仕,这是皇帝特许的科举,今明两年的秋天都会举办,以便蜀地英才有报效朝廷的机会。
每一次考试,分三级,难度递增,均在一个月内完成。
三、从今年开始,朝廷免蜀地各州十年赋税,以便百姓休养生息。
四,官府会陆续推行一些政策,但大体上都是参照“武陵王故事”,在其基础上细化或者变动。
这四项决定,针对性很强,让成都以及其他地方的大族心定,也让百姓能够喘一口气。
人心定了,事情就好办了。
那么,什么是“武陵王故事”?
梁森睁开眼,坐起来,从旁边书案上拿起一些资料,再次翻阅。
武陵王,即萧梁时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
萧纪为梁武帝萧衍第八子,入蜀为官多年,把蜀地治理得欣欣向荣,仅就这一方面而言,萧纪很得蜀地民心。
可惜的是,后来梁国内乱,魏国趁火打劫,挥师入蜀,萧纪兵败身亡。
但萧纪治蜀的经验,值得朝廷借鉴,所以现在宣布依“武陵王故事”来治蜀,蜀地百姓至少会对新官府有些信心。
而萧纪当年,是怎么治蜀的呢?
梁森仔细琢磨过,觉得这位宗王针对蜀地的情况,实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
数百年来,蜀地饱经战乱,大量的编户民流失,使得许多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出现了不少空城。
而大量生活在四周山区的僚人,离开山区,来到荒废的地区,定居下来,然后繁衍生息。
形成一个个新的聚落,但这些聚落,并不接受官府的管辖。
于是,朝廷在蜀地州郡的统治其实是“点”状,而不是一个“面”,“有王法”的地方,仅限于一些要地和大城。
四周大多是僚人的聚落,亦或是结寨自保的地方豪强,官府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益州各地官府要么对僚人聚落进行强制征税,亦或是每年征伐,靠俘虏僚人作家奴或掠夺僚人财产以补公、私之需。
这种做法,激化了地方矛盾,叛乱此起彼伏,驻军连年打仗,开支骤增不说,还影响地方治安,影响农活。
萧纪到任时,蜀地一片凋零,他首先改变了对僚人的态度,不轻易挥师讨伐,而是以抚慰为主,减免赋税,缓和了关系。
又组织屯田,将荒废多年的城池重新利用起来,慢慢恢复秩序。
这种温和的做法,很快扭转了不利的局面,各地百姓安居乐业,战事不再频繁。
而益州可以通过西北方向的吐谷浑,与西域诸国开展贸易,萧纪便大力发展商贸,许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商贾前来经商。
活跃的商贸,带动了地区发展,蜀地的特产,譬如蜀锦,大量外销。
商贸兴盛,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谋生,自然就不会造反。
因为商路通畅,西域各国的使节均经过益州中转,乘船东下,抵达国都建康。
而西域的马匹,也顺着商路进入益州,所以,益州成了当时梁国重要的马匹“产地”。
萧纪在益州任职的十几年时间里,百姓能够较为安稳的过日子,蜀地没发什么大规模民变,施政成效斐然。
日子太平,人口的繁衍生息速度自然加快。
有了这个现成的例子,梁森当然要学,尽快让蜀地安稳下来,把地基夯实,才能进一步有所作为。
他放下资料,看起舆图。
蜀地,从地形上来看,像是个盆,即“盆地”。
这个“盆地”许多地方土地肥沃,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称呼。
但是,仔细琢磨之后,可以看出这个“盆地”,其实内部支离破碎,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大平地,而是碎裂为好多个小平原,即“小盆地”
以成都为例,其周边适合开垦平地,其实并不辽阔,所以能够供养的驻军有限。
除此之外,类似成都地区的一些“小盆地”,还有零零星星十来个,如同一个个“点”。
那么,要真正控制蜀地,就得把这些零星“小盆地”都控制住。
控制住了“点”,才能“以点带面”,牢牢控制住蜀地这片地区。
而要控制住一个个“点”,靠收买这些“点”内的地头蛇,是行不通的。
武陵王萧纪在益州为官十几年,颇得民心,可那又如何?
当梁国内乱、魏军入蜀之际,正率军东进荆州的萧纪,腹背受敌,于是,蜀地各处地头蛇们毫不犹豫投向魏军,益州沦陷。
事实证明,这些世代居于地方的地头蛇,只忠于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不值得信赖。
就像酒肉朋友,一起大吃大喝可以,到了紧急关头,转身就把你卖了。
前车之鉴,不能忘记,梁森奉命“复蜀”,并且镇守蜀地,就是要把皇帝的一个意志贯彻下去:
用卫所团田,带动“荆湖填蜀”的政策,将一个个“点”,用驻屯卫所以及来自荆襄的移民填满,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
这需要十年时间,十年后,免赋税的期限也到了,便开始检地检籍。
并把僚人聚落转变为编户民村落。
谁敢反抗,就“清除”。
楚国治下,得优待数百年的世家高门都要为名下土地缴税,别人,就更不可能有特别待遇了!